AOA工艺(Anaerobic-Oxic-Anoxic)基本不需要添加碳源的原因,主要在于其独特的工艺设计和流程安排,使得原水中的碳源得到了充分利用。
AOA工艺将传统的污水处理流程进行了优化调整,其主要流程包括厌氧区、好氧区和缺氧区。这种流程安排使得污水在处理过程中,碳源得到了有效的转化和利用。
厌氧区:在厌氧区,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被微生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(VFA)等中间产物,并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(PHA)等内碳源,储存在微生物体内。
好氧区:污水随后进入好氧区,在这里进行硝化作用,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。同时,部分有机物也在好氧条件下被氧化分解。然而,在AOA工艺中,好氧区的溶解氧大部分用于硝化作用,因此仅有少部分有机物在此被氧化,大部分有机物(特别是COD)仍保留在系统中,作为后续缺氧区的碳源。
缺氧区:在缺氧区,利用在厌氧区储存的内碳源(PHA等)进行反硝化作用,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,实现脱氮目的。由于缺氧区利用了厌氧区储存的内碳源,因此减少了对外加碳源的需求。
内源反硝化:在AOA工艺中,尤其是在缺氧段后置的设计下,由于缺氧段位于好氧段之后,利用好氧段微生物内源呼吸产生的碳源(即微生物自身细胞物质的分解)进行反硝化。这种内源反硝化机制减少了对外加碳源的需求。
有机物的高效利用:在厌氧段,进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(VFAs)等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,并储存在微生物体内作为内碳源。这些内碳源在后续的缺氧段被释放出来,用于反硝化过程,从而实现了对有机物的高效利用。
污泥回流: AOA工艺通常包括污泥回流,将好氧段或二沉池的污泥回流到厌氧段或缺氧段。这种污泥回流不仅有助于维持系统中的生物量,还可以将微生物体内的内碳源带回缺氧段,进一步减少了对外加碳源的需求。
硝化液不回流:与传统的A/O或A²/O工艺相比,AOA工艺省去了硝化液回流步骤。这减少了能耗,并避免了因硝化液回流而可能带来的额外碳源消耗。
工艺优化:通过优化工艺参数,如水力停留时间(HRT)、污泥龄(SRT)、溶解氧(DO)浓度等,可以进一步提高AOA工艺对碳源的利用效率,从而减少对外加碳源的需求。
减少外加碳源需求:由于AOA工艺充分利用了原水中的碳源,因此减少了外加碳源的需求,降低了运行成本。
提高脱氮效率: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,AOA工艺能够实现接近100%的氮去除效果,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。
降低污泥产量:由于AOA工艺中的微生物主要利用内碳源进行反硝化作用,因此污泥产量相对较小,减少了污泥处理费用。
综上所述,AOA工艺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参数设置,充分利用了原水中的碳源进行反硝化作用,从而减少了外加碳源的需求。这种工艺设计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,还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和脱氮效率。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转载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